“诗歌的邂逅——‘话中国’中法诗会”在巴黎举办

  4月8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诗歌的邂逅——‘话中国’中法诗会”现场,中国诗人赵丽宏(左)与法国诗人让-皮埃尔·西梅翁(右)分别用中文和法语朗读中国诗歌。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张百慧 摄

  蜜桃移动版社巴黎4月9日电(记者张百慧)“诗歌的邂逅——‘话中国’中法诗会”8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外著名诗人、学者百余人聚集于此,通过配乐朗诵、诗集发布、交流座谈等形式,深入挖掘中法文学中的精神共鸣。

  本次活动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在致辞中说:“中法两国都有着深厚而悠久的诗歌文化和文学传统。从李白、杜甫到法国大作家雨果、诗人波德莱尔,诗人们用文字书写时代,用诗意架起沟通桥梁。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学盛会,更是一次心灵的相遇,一次文明的对话。”

pagebreak

  4月8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诗歌的邂逅——‘话中国’中法诗会”现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右)用阿拉伯语朗读诗歌。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张百慧 摄

  在诗会现场,95岁高龄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中国诗人、作家、上海国际诗歌节艺术委员会主席赵丽宏,法国诗人让-皮埃尔·西梅翁等参加了活动。大家用不同语言深情朗诵了多首中国现代诗歌,并围绕诗歌创作等话题举行了圆桌对话。

  当天,现场还举办了赵丽宏法文版诗集《变形》与文集《心之旅,诗的回响》的发布仪式。赵丽宏在接受蜜桃移动版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创作同时受到中国传统诗歌和西方诗歌作品的影响。

  据悉,本次中法诗会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之一。

pagebreak

  4月8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诗歌的邂逅——‘话中国’中法诗会”现场,嘉宾围绕诗歌创作等主题举行圆桌对话。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张百慧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浙江慈溪:城市闲置空间变身公共文化场所

  4月9日,游客在施山社区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的口袋公园内散步。这个口袋公园依托菜园旁的闲置地块改造而成。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整合利用废弃校舍、闲置厂房和部分闲置民房,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特色文化项目,建成了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芝兰茶空间和口袋公园等场所,助力城市特色文旅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9日,这是施山社区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内用废弃厂房改建的芝兰茶空间。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整合利用废弃校舍、闲置厂房和部分闲置民房,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特色文化项目,建成了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芝兰茶空间和口袋公园等场所,助力城市特色文旅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9日,在施山社区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的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内,文化特派员应周挺(右一)在给参观者介绍青瓷作品。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整合利用废弃校舍、闲置厂房和部分闲置民房,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特色文化项目,建成了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芝兰茶空间和口袋公园等场所,助力城市特色文旅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9日,游客在施山社区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的口袋公园内拍照留影。这个口袋公园依托菜园旁的闲置地块改造而成。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整合利用废弃校舍、闲置厂房和部分闲置民房,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特色文化项目,建成了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芝兰茶空间和口袋公园等场所,助力城市特色文旅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9日,在施山社区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的芝兰茶空间内,茶艺师在给客人送茶。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整合利用废弃校舍、闲置厂房和部分闲置民房,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特色文化项目,建成了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芝兰茶空间和口袋公园等场所,助力城市特色文旅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9日,游客在施山社区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的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内参观拍照。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施山社区整合利用废弃校舍、闲置厂房和部分闲置民房,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特色文化项目,建成了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芝兰茶空间和口袋公园等场所,助力城市特色文旅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青藏高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初步构建

  蜜桃移动版社拉萨4月9日电(记者春拉、刘洲鹏)记者9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近年来西藏一系列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已经初步构建,并在建立完备的西藏考古资源信息系统方面取得突破。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9日举行2024年度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公布了2021年至2024年期间西藏考古工作成果:近年来,西藏考古在国家文物局统筹部署下,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引领,着力加大区域性考古力度,构建区域文化发展序列。针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起源与迁徙”“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区系类型”“西藏早期金属时代考古学文化框架与早期复杂社会的起源研究”“吐蕃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等重大课题,开展了全面的考古工作。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2021年至今,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国内12所科研机构合作,累计开展34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涉及17处古遗址、古墓地,考古工作地域覆盖西藏7个地市,年代上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属时代以及吐蕃时期。

  李林辉说:“通过一系列发掘与研究,西藏考古实现重大跨越,初步构建起西藏考古学文化的演进脉络与青藏高原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大量考古成果揭示,距今10万年前人类踏上了青藏高原腹地,不同阶段的考古学文化在西藏孕育、发展,边疆考古成果生动展现出西藏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事实。”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重庆北碚:川剧进校园 非遗润童心

  4月9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小学“滋润心田 养正人生”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现场,孩子们在表演川剧《穆桂英》。

  从2022年起,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川剧座唱团开展“川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水土小学等学校开设川剧学习延时班,吸引众多小学生参与。在当地川剧爱好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沉浸于川剧艺术的魅力之中,认真学习川剧唱腔、变脸等技艺,为川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蜜桃移动版社发(秦廷富摄)

pagebreak

  4月9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小学川剧排练室,川剧座唱区级非遗传承人刘永兰在指导孩子们动作要领。

  从2022年起,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川剧座唱团开展“川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水土小学等学校开设川剧学习延时班,吸引众多小学生参与。在当地川剧爱好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沉浸于川剧艺术的魅力之中,认真学习川剧唱腔、变脸等技艺,为川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蜜桃移动版社发(秦廷富摄)

pagebreak

  4月9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小学川剧排练室,工作人员在给一名孩子化妆。

  从2022年起,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川剧座唱团开展“川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水土小学等学校开设川剧学习延时班,吸引众多小学生参与。在当地川剧爱好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沉浸于川剧艺术的魅力之中,认真学习川剧唱腔、变脸等技艺,为川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蜜桃移动版社发(秦廷富摄)

pagebreak

  4月9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小学川剧排练室,一名参加川剧变脸演出的孩子在整理头饰。

  从2022年起,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川剧座唱团开展“川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水土小学等学校开设川剧学习延时班,吸引众多小学生参与。在当地川剧爱好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沉浸于川剧艺术的魅力之中,认真学习川剧唱腔、变脸等技艺,为川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蜜桃移动版社发(秦廷富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作品创作有序推进

  4月8日,沙雕艺术家在创作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

  目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的2025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创作有序推进。本届沙雕节以“音乐南沙”为主题,以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为创作主题,将于五月前完工。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8日,沙雕艺术家在创作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无人机照片)。

  目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的2025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创作有序推进。本届沙雕节以“音乐南沙”为主题,以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为创作主题,将于五月前完工。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8日,沙雕艺术家在创作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

  目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的2025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创作有序推进。本届沙雕节以“音乐南沙”为主题,以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为创作主题,将于五月前完工。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8日,游客在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观看音乐主题沙雕作品。

  目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的2025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创作有序推进。本届沙雕节以“音乐南沙”为主题,以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为创作主题,将于五月前完工。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8日,沙雕艺术家在创作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

  目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的2025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创作有序推进。本届沙雕节以“音乐南沙”为主题,以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为创作主题,将于五月前完工。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4月8日,沙雕艺术家在创作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

  目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南沙景区的2025第二十六届舟山国际沙雕节沙雕作品创作有序推进。本届沙雕节以“音乐南沙”为主题,以世界经典音乐和流行文化音乐为创作主题,将于五月前完工。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