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康药业2024年业绩同比下滑1268%–1766%

蜜桃移动版网北京2月13日电(张悦)近期,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康药业”) 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亏损1.1亿元-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68%–1766%。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告显示,维康药业于2024年8月出售了从事医药零售业务的全资孙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约9000万元,形成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较大且产能利用不足,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741.85万元。

此外,公司产品单价下降,销售和管理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全部产品添加药品追溯码以及部分产品更换药品说明书,导致当年发出产品销售退回,影响了公司2024年度特别是2024年四季度的收入和利润数据。

公告还显示,维康药业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一期、二期陆续结转固定资产,公司销售远未及预期,固定资产折旧增加较多影响公司利润。

维康药业2023年业绩即出现亏损,净利润为-803.9万元,同比下滑116.47%。2024年5月,由于未按规定对2023年业绩进行业绩预告,维康药业收到深交所监管函。2024年12月,维康药业披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忠良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024年前三季度,维康药业实现收入3.71亿元、净利润4410万元。

维康药业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七叶神安分散片、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人参健脾片等中成药以及罗红霉素软胶囊等西药。

2月11日,维康药业公告,公司产品血塞通分散片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首批扩围接续)。40片包装的血塞通分散片中选价格为39.95元/盒。根据公告,2024年维康药业血塞通分散片销售额约为2600万元,其中每盒40片规格的血塞通分散片销售额约为480万元。

公告显示,采购周期中,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本次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若公司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具有积极的影响。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因计提资产减值等,海南海药2024年净利预亏9-13亿元

蜜桃移动版网北京2月13日电(吴起龙)近日,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海药”)发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范围为9亿元至1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1.06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外,海南海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亿元至10亿元,上年同期该数据为亏损4.10亿元。同时,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将在10亿元至12亿元之间,扣除后营业收入为9.7亿元至11.7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4.79亿元和14.56亿元,均有所下滑。

针对此次业绩预亏,海南海药在公告中说明了主要原因。一方面,本报告期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预计金额约为7亿元,主要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商誉及其他应收款等资产的减值测试。另一方面,本报告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预计金额约为-4亿元,主要是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所致。

尽管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海南海药在公告中也透露了2025年的发展举措。在研发方面,公司将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加快新品研发上市进度,并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顶级医药研发机构的合作,增强核心竞争力。销售方面,公司将持续推动营销体系和能力建设,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制定针对性市场策略,深入挖掘存量市场并谋求增量市场。同时,公司将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优化国际业务管理体系,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在生产方面,海南海药计划全面压降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支出,通过严格制定执行措施、深化产业链布局以及精细规划严控预算等方式,提高产能效率和产品盈利能力。公司将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持续推进企业改革攻坚,完善产业布局,加速产品迭代,把握医药行业变革升级的机遇。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天津市出台25条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天津2月13日电(记者郭方达)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出台《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共计25条支持举措,旨在进一步发挥天津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优势,协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表示,措施重点聚焦六个方面,包括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不断做强天津市已有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临床研究高水平发展;加速创新药械注册审批进程;促进创新药械临床应用;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能级;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朱玉兵说,措施是天津首次围绕生物医药全链条出台的专项政策,有多条创新性政策,如首次提出建立两个目录。一是创新产品重点研发目录,对纳入的产品,主管部门将在审评审批、注册检验、临床研究的全程进行指导服务,加速产品上市进程。二是创新产品指导应用目录,对获批上市后纳入应用目录的产品,将在纳入保险保障等领域给予支持。

  此外,天津市还将推动药品注册审评国家改革试点落地,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对具有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具有明显临床优势以及已上市的在津注册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开通绿色通道,将技术审评时限压缩至平均40个工作日以内,开展注册体系核查时同步进行生产许可现场检查;发挥天津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共同体作用,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品承检范围,检验检测时限压缩至平均60个工作日以内。

  朱玉兵表示,天津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资源较为富集,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1个。在产业领域,2024年天津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超900亿元,同比增长6.96%,在建项目188个,计划总投资超过535亿元,同比增长9.15%。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蜜桃移动版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李恒、董瑞丰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为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大众心理健康意识,国家卫生健康委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多位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年人心理调适、老年人心理支持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青少年心理健康:接纳情绪,科学引导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不少青少年在享受完寒假悠闲时光后,面临着从“假期模式”向“学习模式”转换的挑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建议,家长和学校应首先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通过适当运动、放松训练等方式减压和调整情绪。同时,提前调整作息时间,按照学校的作息安排,逐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此外,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都是缓解开学焦虑的有效方法。

  针对青少年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崔永华提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校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都是青少年可以寻求帮助的渠道。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情感支持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成年人心理调适:理性看待网上的心理测评量表

  网上有很多心理测评量表,该如何理性看待测评结果?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表示,网上的心理测评工具绝大部分是“自评”工具,如性格测评、焦虑抑郁情绪测评等,要理性对待,科学甄别。如果发现自己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倾向,应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乔颖提醒,网上的心理测评量表存在一定局限性,通常只有有限的提示语,缺乏科学性和个性化指导,被测者可能会误解题目或者不能完全理解题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部分量表还存在娱乐化、商业化倾向,并非采用科学方法制定。

  针对长假过后,一些人感到身心疲惫、提不起精神、出现睡眠障碍等问题,乔颖建议,长假结束后,应尽快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恢复正常的三餐时间,并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

  在情绪和压力管理方面,专家建议,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通过问自己“我怎么了?”“我为什么要发火?”“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等问题,转换思维模式;做放松性训练,如呼吸训练,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找到绘画等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老年人心理支持:加强情感联系,避免“社会孤立”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被社会疏离或者孤立,缺乏归属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张庆娥指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个人性格、身体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应从自身出发,建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关注自身身心健康。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扩展社交圈,避免“社会孤立”。同时,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余热”。

  家庭和社会在老年人心理支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张庆娥说,子女和家属应多关心老年人,增加见面频率和交流时间,让他们感受到“被需要”。社会层面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提供更多的社会活动机会,营造温馨互助的氛围,共同帮助老年人面对生活中的情感孤立问题。

  针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心理健康相关“热词”,如“松弛感”“精神内耗”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表示,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反映了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体现出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她提醒公众,焦虑和抑郁都属于人类的情绪反应,具有心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症状时,应首先进行躯体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考虑是否由心理问题导致。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专家表示:不应将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过度医学化

  蜜桃移动版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李恒、董瑞丰)针对一些医院陆续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拒绝上学门诊等专业门诊,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学习困难与厌学拒学门诊的开设,体现了医学界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积极回应。要理性看待这一问题,既要警惕潜在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应将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过度医学化。

  “通过‘学习困难’或‘拒绝上学’等通俗化名称,让家长更积极和更有针对性地带孩子就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吴仁容介绍,学习困难和厌学拒学门诊整合了儿童精神科、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资源,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治疗和干预。

  吴仁容表示,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困难和厌学拒学可能与发展性问题有关,也可能是精神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包括青春期情绪波动、短期学习动力不足等导致的学习困难,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优化家庭氛围、改善学习环境等方式得到缓解。家长要用轻松对话代替催促唠叨埋怨,营造宽松包容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共同商定学习计划,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合理安排业余活动。

  针对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学习困难,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情绪障碍等,吴仁容表示,如果孩子长期表现出学习困难、旷课逃学,甚至因此休学,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