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元宵!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内“非遗科技对对碰”

  当古老技艺遇上前沿科技,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月12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以“非遗科技对对碰”为主题,为广大观众奉上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百余位小朋友、大朋友走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共同探索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之美。

  北京市民蔡女士带着一双儿女一早来到博物馆参加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观摩皮影戏《AI机器人与挑山工的较量》,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和孩子们一起为皮影上色,组装皮影角色。看着孩子们兴奋地操纵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影,在舞台上感受非遗的魅力,她感慨道:“通过这次活动,既学了历史,又接触了科技,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引发了我关于人类与AI技术如何互鉴互融的思考。”

  小朋友们在体验皮影戏。(主办方提供)

  当日下午,“吉金留痕——传拓千秋的古法技艺”活动现场座无虚席。30组免费报名的家庭现场体验非遗手工拓铜技艺,通过“铜”学小讲堂在历史文物中追寻“铜”的文明踪迹,在前沿科技中领略“冶炼锻造”的技艺传承。

  此次“非遗科技对对碰”活动不仅让观众们亲身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精妙,更通过与科技元素有机融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形式。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更是文化传承的契机。我们希望打破公众对非遗‘古老’‘遥远’的刻板印象,用科技元素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年轻一代在互动中爱上传统、在创新中传承文明。”(记者董博婷)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湖南张家界:元宵灯会庆佳节

  2月12日,市民和游客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观看巡游演出(无人机照片)。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市民和游客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观看巡游演出(无人机照片)。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外国留学生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参与舞龙表演。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当地民间文艺队演员在表演民俗节目。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演员在表演民俗节目。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市民游客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观看巡游演出(无人机照片)。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当地民间文艺队演员在表演民俗节目。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pagebreak

  2月12日,外国留学生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参与舞龙表演。

  当日,以“仙境张家界·共享中国年”为主题的2025年张家界元宵灯会开幕,数十支民间文艺队伍在街道上巡游,丰富的民俗表演,为元宵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前来观看的市民和游客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欢度佳节。 据了解,张家界元宵灯会集灯、歌、舞、乐于一体,兴起自汉朝,兴盛于唐宋,传承至今。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龙舞闹元宵

  2月12日,龙舞队在泸县街头巡游(无人机照片)。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来自泸县方洞镇的龙舞队在表演泸州雨坛彩龙。泸州雨坛彩龙是四川泸县的传统龙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来自泸县方洞镇的龙舞队在表演泸州雨坛彩龙。泸州雨坛彩龙是四川泸县的传统龙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来自泸县玄滩镇的龙舞队在表演《龙腾狮跃贺新春》。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来自泸县玄滩镇的龙舞队在表演《龙腾狮跃贺新春》。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龙舞队在泸县街头巡游。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龙舞队在泸县街头巡游。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pagebreak

  2月12日,来自泸县嘉明镇的龙舞队在表演。

  当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来自四川省内外龙舞队和泸县20个镇(街道)特色龙舞队同台竞演、巡游,让群众欢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坤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新春走基层|当非遗遇见“检察蓝”

  传统灯饰灿烂夺目,诗词长廊文采斐然,厂甸庙会喜庆热闹……蛇年春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琉璃厂文化街成了热门打卡地,随处可见的非遗元素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墨香四溢的一得阁非遗博物馆,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观赏馆藏“老物件”和工艺介绍的同时,还能参加手打墨汁、盖章打卡等体验项目,直观感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的魅力。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冰告诉记者,这个非遗传播体验场馆的建立,离不开检察机关的助推。

  这是一得阁非遗博物馆。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硕 摄

  “西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区域内的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达224项,但一些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唐海娟说,2024年初,她和陆俊钊检察官办案团队在实地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陆续走访了40余家保护单位及120多位代表性传承人,还通过召开问需会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摸底排查。

  检察官向西城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发放非遗保护情况调查问卷。(受访者供图)

  “一些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缺少传习场地和资金支持,传播效果不好等因素也制约着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发现这些问题后,唐海娟和陆俊钊检察官办案团队便着手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检察官走访“北京宫廷团扇”代表性传承人。(受访者供图)

  在倾听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呼声和诉求,并充分了解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情况后,2024年8月,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了检察建议及磋商函,督促其从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等各个维度全面强化,促进凝聚各类非遗保护合力。

  在检察机关与有关行政部门的协力推动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金漆镶嵌等一直缺少传习场地和资金的代表性项目获得了固定场地等支持,还得到了不少在大型活动中展示的机会,一些默默无闻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有了“阵地”。

  作为古籍修复技艺的保护单位之一,中国书店抢救性修补了大量残破珍贵古籍,但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却一直鲜为人知。“古籍修复技艺十分繁琐,古籍修复师非常辛苦,这项非遗技艺应该被看到。”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陆俊钊介绍,在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中国书店的协调推动下,中国书店内设置了古籍修复中心和古籍修复技艺的宣传展板,一款制作精美的小游戏“古籍修复师”也上线运行,用户在屏幕上简单操作就能探索出不少古籍修复的“门道”。

  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保护中心的修复师正在工作。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刘硕 摄

  “检察机关与有关方面共同推动,不仅为我们开辟了展示空间,也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生机,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传承的队伍。”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保护中心市级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晓静说。

  督促保护单位优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纸坊太狮的传承环境,协调推动北京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什刹海传说进校园,推动西城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挂牌成立……身着“检察蓝”的检察官们为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探索从未止步。

  元宵节前,唐海娟和同事们再次来到琉璃厂文化街,实地查看一些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效果。“促进行政机关和保护单位履职,让非遗在法治护航下更好地传承发展,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培育了我们保护传承非遗的情怀,我们将一直为之努力。”唐海娟说。(记者刘硕、熊琳、邢拓)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浙江金华:五彩板凳龙迎元宵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抬着板凳龙在村里巡游。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抬着板凳龙在村里巡游。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将板凳龙连接起来,准备进行晚上的巡游。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给板凳龙龙头点燃烛火,准备进行晚上的巡游。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抬着板凳龙进行巡游。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抬着板凳龙进行巡游。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pagebreak

  2月10日,赤松镇虎岩村村民抬着板凳龙进行巡游(无人机照片)。

  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三,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村民肩扛由100余节板凳组成的传统五彩龙灯,沿村道蜿蜒游舞。板凳龙的龙头被彩灯包裹,装饰有花卉、祥云等图案,在烛光摇曳间营造出“龙腾盛世”的年俗画卷。每年元宵节前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的各村村民都会舞起板凳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徐昱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