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唱响悉尼歌剧院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来自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和澳大利亚管弦乐团的成员们共同演绎《黄河大合唱》。

  当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马平 摄

pagebreak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观众在演出前拍摄音乐会海报。

  当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马平 摄

pagebreak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的成员们在音乐会上演唱。

  当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马平 摄

pagebreak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来自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和澳大利亚管弦乐团的成员们在音乐会上向观众谢幕。

  当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马平 摄

pagebreak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指挥王琳琳(前)与合唱团成员在音乐会上向观众致意。

  当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马平 摄

pagebreak

  3月1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的成员们在音乐会上演唱。

  当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马平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舒勇

蜜桃移动版网北京3月6日电(袁思陶 伊媛)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美协副主席舒勇在接受蜜桃移动版网专访时建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工智能平台发展。

舒勇说,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留下了无数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的文化遗产。而人工智能平台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理解和分析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料,从而生成高质量的文化内容。

他认为,当前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各自拥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展现了强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未来,这些平台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舒勇建议,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跨语言交流和国际合作、推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和创新以及培养人工智能思维和文化素养等措施,引导我国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让人工智能平台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蜜桃移动版网北京3月7日电(袁思陶 邢贺扬)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接受蜜桃移动版网采访时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激发创造力,培养未来人才。她说:“开发‘艺术+科技’融合系列课程,构建一个融合艺术、科技与创新的教育新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

  赵聪表示,开发“艺术+科技”融合系列课程,让数字艺术拓展美育边界。如开展数字敦煌壁画创作、建设AI音乐编曲实验室、通过VR/AR技术还原《千里江山图》等经典画作,打造沉浸式视听空间等。与此同时,利用好地域资源,多途径壮大师资队伍,弥补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如邀请非遗传承人、各门类艺术家开展驻校创作,推行“大国工匠进课堂”计划。

  赵聪认为,将艺术教育转化为AI时代的创造力孵化器,需要国家保障、政策支持、社会协同等各方合力。赵聪认为,可以激励企业参与,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借鉴国际经验,联动国内高校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国情的创新教育范式。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吴为山

蜜桃移动版网北京3月6日电(袁思陶 伊媛)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接受蜜桃移动版网专访时建议,加强美术馆、博物馆的馆际合作,整合文物资源与美术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吴为山认为,博物馆浓缩历史精华,美术馆紧扣时代脉搏,二者都是中华文明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加强美术馆、博物馆的馆际合作,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吴为山指出,近年来,美术馆、博物馆的馆际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当前的馆际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馆际协作多集中于短期展览,缺乏长效联合策展机制与资源共享平台,跨领域学术研究不足等。

为此,他建议,从“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展览”“加强数字化合作”“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等方面,来加强美术馆、博物馆的馆际合作。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两岸诗词书画展新北落幕 将续推两岸文化交流

  蜜桃移动版社台北3月11日电(记者刘斐、杨晓静)一场汇聚海峡两岸诗词书画名家作品的艺术展11日在台湾新北市落幕,并将续办以笔墨丹青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该展览由新北市艺文中心与台湾中华诗词艺术协会共同主办,展出来自台湾地区的作品97件、来自大陆的作品13件,还有来自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作品6件,其中,书法作品形式涵盖篆隶真行草,绘画作品以水墨画为主,大多作品都以诗词为主题进行表达,展现祖国山河壮丽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展出书法作品中,《春江花月夜 全球庆元宵》展现诗意书艺之美,《花好月圆》象征文化交流如花绽放,《家和业兴》传递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期待。

  台湾中华诗词艺术协会理事长谢明辉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一脉相承”与“传统不辍”的特色,在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辉,是两岸中国人与全球华人的骄傲。协会将继续全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并与大陆文化艺术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两岸书画联展、现场丹青笔墨会等。

  当日,台湾翰友书会会长詹德源率领12位艺术家,以“春江花月夜 乙巳全球庆元宵”为主题,联合挥毫赠墨,展现对文化传承的热忱与对两岸发展的祝福。

  本次展览总顾问、台湾非营利组织联合总会荣誉总会长张连兴表示,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诗词、书法、国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元宵节为主题举办文化展览是增进两岸情感联结的重要形式,值得继续办下去。

  据谢明辉介绍,协会将于2026年续办第二届诗词书画展,主题为“东风夜放花千树 全球庆元宵”。

  本次展览自2月12日展出以来,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与艺术名家观展参与,不仅展现了两岸中国人与全球华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以艺术为纽带的情感交流热络不止。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