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餐饮业越来越多使用机器人“帮工”

  蜜桃移动版社北京10月27日电 韩国餐饮业近年出现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餐饮企业使用机器人“帮工”,以应对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升的问题。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早在2019年,韩国就有少数餐饮企业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如今,更多企业效仿,机器人煮面条、削土豆皮、磨咖啡的场面越发常见。

  韩国研发机器人的初创企业Robros2023年在首都首尔开了一家24小时运营的咖啡店,两名店员均为机器人。顾客下单后,这两个机器人分工合作,很快就给顾客端上一杯杯咖啡、茶等饮品。

  2024年4月23日,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参观者与一款智能机器人进行“石头剪子布”游戏。蜜桃移动版社记者任鹏飞摄

  据Robros介绍,每天只需安排人员对咖啡店进行两小时的维护,其余工作全由机器人完成。这大幅节省了成本,使得饮品更具价格优势。例如,该店的一杯冰咖啡售价为2463韩元(约合12.6元人民币),而附近其他咖啡店的冰咖啡价格往往要4500韩元(23元人民币)。

  自2021年以来,韩国炸鸡连锁店Kyochon F&B与Neuromeka合作,使用后者研发的机器人担任厨师。目前,这一连锁店已有12家门店使用机器人厨师,由机器人完成炸鸡、甩掉多余的油、装盘等任务。

  Kyochon F&B位于京畿道的一家门店的43岁店主金钟福(音译)说:“我不敢说机器人每小时出品的炸鸡数量更多,但是它们确实使人类的工作轻松多了。以前,我们得时时刻刻盯着油炸过程,但现在我们有余暇了,可以专注于其他任务,例如涂抹酱汁、打扫清理以及招待顾客。”

  他表示,“以前,我们有时候忘记看时间,以至于油炸时间过长”,但机器人不会犯这种错误,炸鸡品质更有保障。他希望今后将机器人应用在更多工作环节。

  2023年4月19日,参观者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与一款智能机器人互动。蜜桃移动版社记者任鹏飞摄

  据了解,机器人的月租费用在90万韩元(4617元人民币)至120万韩元(6156元人民币)之间。Kyochon F&B公司认为这相当划算,计划明年不但要让更多韩国门店使用机器人,还要推广到位于美国的一些门店。

  韩国另一家炸鸡连锁店BHC Chicken自2022年以来与LG电子株式会社展开合作,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让30家门店用上后者研发的机器人厨师。

  自2022年以来,韩国餐饮服务公司“希杰福味园”的大多数门店使用机器人煮面条。本月,韩国乐天利快餐公司旗下连锁餐馆Vips在首尔的一家门店也开始使用机器人厨师。

  此外,韩国许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因远离市中心,难以雇到员工,如今也日益依赖机器人提供餐饮服务。例如,圃美多集团旗下7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从今年开始使用机器人。

  “随着劳动力市场日趋紧张、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越来越多公司开始转向自动化解决方案,以优化生产及服务流程,”一名韩国食品行业官员预测说,“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这些创新可能在今后几年重塑整个餐饮行业。”(杨舒怡)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底座技术”——从二零二四中国计算机大会看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补足大模型“能力缺陷”?……24日至26日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举办的2024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不断融合,使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底座技术”,引发与会专家热议。

  商家通过大模型生成商品详情、图文营销素材,加强销售转化;快递小哥通过智能提示和操作,提升配送和揽收的效率;患者问诊,智能系统提供专业有温度的咨询服务,为医生推荐治疗方案……与会专家表示,科技界和产业界正在持续见证越来越强的大模型。

  “计算不仅产生了智能,更在塑造共识,为科学研究提供全新的范式,并催生了崭新的经济形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表示,计算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关键力量。

  “目前有上百个大模型应用正在京东内部诸多场景孵化、生长,支持了超过60万名员工和20万家商家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京东云相关负责人在大会发言时表示,虽然大模型还没有涌现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超级应用”,但产业应用已逐步铺开。

  “现在,一个本科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便可以一个人两周时间完成6分钟的短片。”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说,未来已来,现在电影从业者已经面临着如何向人工智能学习、与人工智能交朋友的挑战。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显示,截至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超过1300个,中国大模型数量占比为36%,位居世界第二。

  业内人士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发展了将近60年,经历三次高潮和两次低谷,其中两次低谷都与技术未能真正落地相关。当前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主要由大模型技术推动,大模型能否真正得到广泛有效应用,将成为这一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能力确实令人惊艳,但缺陷也令人惊讶。”在谈及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的表现时,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芮勇说,大模型的出现拉动了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但缺乏推理能力、规划能力以及对物理世界理解的局限性也在凸显。

  “当前,人们对‘人工智能+’抱有很高的期望,但人工智能的应用还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探索、磨合和积累,才可能迎来繁荣。”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认为,日常聊天或者生成文本报告、视频,这通常只是行业需求的一小部分,行业需要真正落地的应用是解决生产问题、业务问题的有效方案。

  多名专家提到,大模型并非人工智能发展的唯一路径,更加综合、混合的技术发展路径,将有可能推动人工智能破解原理突破、数据依赖、算力消耗等难题和挑战。

  “人工智能有许多学派,就像中国功夫,有少林、武当、峨眉等,每一个学派的强项是不一样的。为大模型‘打补丁’,需要其他学派的‘帮助’。”芮勇说,期待学术界、产业界加强合作,打造出真正赋能新时代千行百业的人工智能框架。(记者 朱涵)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折叠屏手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自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T发布以来,一直处于热销乃至“一机难求”的状态。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表示,华为三折叠屏手机热销程度远远超出预期,团队正在加班加点扩产能。“华为率先推出颠覆性、创新性的三折叠屏手机,表明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正从追赶走向引领。”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说。

  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介绍,三折叠屏手机在手机形态上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提升。为了实现三折叠设计,从屏幕材料到铰链技术等都需要创新改进。例如,屏幕要更柔软且耐用,才能承受多次折叠;铰链要设计得更精巧,确保折叠和展开的流畅性。此外,三折叠屏手机具有单屏态、双屏态和三屏态三种模式,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相关软件的适配优化,也让应用程序在不同屏幕形态下都能完美运行。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与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格局呈现“一极多强”态势。作为产品线最早覆盖横折内折、横折外折、竖折全形态的厂商,华为占据42%的市场份额。在1万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华为份额达67%。

  折叠屏手机打破了“千机一面”的局面,解决了便携性和大屏幕共存的问题,自诞生起就被市场寄予厚望。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8%。中国持续引领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增长,占总出货量超过一半。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068万台,与去年相比大幅增长52.4%。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预计将长期占据全球约40%的市场份额,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国内厂商在折叠屏手机领域的积极投入和布局,使得中国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地位。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华为占据41.7%市场份额,vivo、荣耀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名。手机厂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持续推动折叠屏手机迭代升级。比如,当前热销的vivo折叠屏手机不仅提升了续航体验,还全面强化了人工智能、影像等性能,推动折叠屏进入成熟期,带动新的供应链体系走向成熟壮大。

  折叠屏手机技术正逐渐成熟。经过多年发展,折叠屏手机的铰链技术越来越成熟,能承受更多次折叠和展开,折痕问题也在不断改善。

  钟新龙分析,当前,折叠屏手机大多采用先进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显示效果好,色彩鲜艳、对比度高。同时,创新屏幕材料如超薄玻璃等应用,具有高透光率、高耐用性等特点,让屏幕更加平整,耐用性提升,不易出现折痕和划痕。部分厂商通过精密调教和反复测试,实现铰链与屏幕的完美搭配,提升了屏幕的耐用性和手机的轻薄手感。部分折叠屏手机搭载高像素摄像头、支持多档物理可变光圈系统、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等,能提供专业级的摄影体验。有的折叠屏手机还搭载AI灵犀算法,支持智能优选网络以及天通卫星通信功能等。折叠屏手机由于技术复杂性和生产成本较高,售价普遍高于普通智能手机。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价格有望逐渐下降。

  但与整体市场相比,折叠屏手机目前仍属于小众市场。钟新龙认为,一方面,价格较高是一个门槛,让许多潜在买家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用户担心频繁开合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厚重的设计也可能影响日常携带的便利性。此外,目前市面上针对折叠屏手机的应用生态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应用程序在大屏模式下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三折叠屏手机迎合的是商务人士、科技爱好者等少数用户群体的需求,因为技术、配置成本高昂,有自己精准的市场定位,目前还不太可能成为普及产品。但三折叠屏手机给增长放缓、换机周期拉长的智能手机市场带来了创新突破。”张毅认为。(记者 黄 鑫)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抓住机遇做强跨境电商

  作为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顺应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借由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和物流体系,跨境电商既畅通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便捷了传统贸易,也推动了企业国际化,成为促进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最新初步测算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海外仓超1800个。我国跨境电商实现了外贸市场多元化,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业务增长迅猛,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商巨头,逐渐建立起高效智能的国际物流配送体系,形成了较强国际竞争力,刷新了世界商业版图。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带来的数字红利、制度型开放带来的改革红利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红利。一方面,跨境电商是数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物流、仓储、营销、支付等领域,以及AI场景、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持续创新应用,不仅精准对接供需双方,还给予参与各方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体验。

  另一方面,我国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出台了扶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系统配套政策,设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财税、支付、结售汇、通关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通过外贸体制改革提高了跨境电商交易的便利化程度,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制度创新红利。另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B2C跨境电商交易市场。

  也应看到,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中仍存在监管不到位、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融资支持不够等诸多问题,对此要全方位施策,加以破解。

  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政策法规。推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境内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对接国际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规则,推进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信息披露、产品质量管理、奖励补贴、违法查处、税务监管等综合服务体系,尝试为国外客户建立统一的投诉和争端解决平台,提升跨境电商发展的便利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透明、公开公正、预期良好的跨境电商全球治理机制。

  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差异化发展。注重综试区所在地区的特色品牌发展,坚持“集群制造,集聚出口”导向,采取激励政策助推本地区特色、优势产品的跨境电商出口,推动“特色产业+B2B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体系建设。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优势企业与本省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地区的协调联动和融合发展,通过跨境电商渠道为市场采购经营者开拓国际营销渠道,开发国际客户,获取更多订单。

  加强跨境电商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物流仓储、数据传输、支付结算等领域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丝路电商平台,促进信息通信网络国际互联互通,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缩小数字鸿沟。支持跨境电商主体海外仓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海外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积极构建能够精准链接供需、升级传统贸易、完善售后服务、维护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平台。

  强化跨境电商金融支持。推动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建立联盟组织,形成融资互保互助机制,提升融资能力。探索以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共同审核的企业出口额或海关对经营主体的信用评级作为质押物,鼓励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企业设计金融产品。建立地方跨境电商专项支持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为信誉良好的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

  (蓝庆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为科普职称评定叫好

  前不久,中国科协开展了2024年科普职称评定工作,74位科普工作者获得正高、副高和中级职称,其中,获得高级职称人数较去年明显增加。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门的职称评审体系,科普工作者要想晋升职称,往往靠打“擦边球”,参加研究、工程、文博等系列职称评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些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科普工作者,甚至无职称可评。

  这一现实问题,不仅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科普工作的职业吸引力不足。据统计,2022年我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不足200万,不到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2%。与新时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形势相比,队伍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为适应科普工作的职业化需要,激励更多人员投身科普事业,自去年起,中国科协试点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把职称评定分为科普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两个方向,当年共评出科普专业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71名。获评科普职称的同志普遍表示,责任感更强了,积极性更高了,要把科普这项高尚的事业一直做下去。

  今年科普职称评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对工作实效的评价。在评审标准上,明确将科学传播教材教案、科普音视频、活动赛事及讲座报告等作为核心指标,特别设置了网络阅读量“10万+”的优秀科普作品等同于发表论文的“直接认定”通道。这一做法,彰显了“破四唯”的评审原则,有利于实绩突出的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通道畅了,标准有了,但评审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要更多长效机制来保障其实施。比如,现在许多企业、社会组织和相关人员对申报渠道、流程了解还不多,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职称评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把制度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外,还应加强评审部门与用人部门间的沟通,推动“评聘结合”制度落地,让“评出来”的科普人才真正“用得好”。

  对科普人员自身而言,也要主动适应职称评定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比如,在创作时,应更加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力求在形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使科普传播既有“料”也有“趣”。

  科普职称评定既是重要的创新之举,更是务实的激励之策。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文/柯 平)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