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化、国际化、加速化——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透露AI发展新趋势

  蜜桃移动版社上海2月23日电 AI应用破圈,踢球、面试、做家务轻松拿捏;AI企业出海,海外企业和个人客户买买买;AI性能跃升,产品价格与能力飞速迭代……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办,数万名开发者与领军企业聚在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朝着全民化、国际化、加速化三大趋势演进。

  破圈!AI触手可及

  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一届大会上能感受到AI应用突破专业藩篱,走入寻常百姓家。

  展馆内,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自如穿行于人群,手上还牵着机器狗;云深处的工作人员遛着工业级机器犬逛展,机器犬“阿拉斯加”般的威猛体型吸引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人形机器人已突破动作限制,从基础的行走能力跃升至踢球竞技、衣物护理、餐饮制作等精细操作,展现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深度融合。

  “我们希望用外骨骼为人赋能,生产家庭用户也能买得起的外骨骼。”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向记者展示了多款外骨骼,例如,看似普通的马甲却能帮人解放双臂,适合高空采摘、居家装修。

  公众试穿傲鲨智能的机械外骨骼。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董雪 摄

  人工智能也进入了导游导览、面试招聘等领域。记者注意到,出门问问打造的移动数字人“小问”集接待导览、知识讲解、路线规划于一体。猎聘上线了AI面试官,可以用线上面试完成应聘人员初筛。

  国际化 出海势不可挡

  由七个关节连接而成的手臂宛如力控精准的“大力士”,其最大负载能力达10千克,重复定位精度突破至0.05毫米。睿尔曼智能科技公司生态运营总监崔豪以“淘金时代卖铲人”作比,早在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初现端倪时,公司便前瞻性布局超轻量仿人机械臂领域。如今公司的一体化关节已出口至美国等全球多个市场,以超50%的市占率领跑行业。

  记者采访发现,出海已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共同选择,多品类产品赢得海外市场青睐。

  跻身国产大模型“六小虎”的稀宇科技在参展时表示,公司面向海外推出Hailuo AI视频创作平台,获得许多国家和地区用户的积极反馈。拥有11个关节的机器人“灵巧手ROHand”也受到海外欢迎,上海傲意科技首席运营官陈瑶表示,灵巧手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提升,助力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表示,刚刚过去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公司带去美国的外骨骼产品被抢购一空,还带回一批新订单。

  机器人踢足球。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陈浩明 摄

  值得关注的是,日益完备的“数字新基建”正为国产人工智能的全球化进程注入强劲动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由其联合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发布的“万卷·丝路”多语种预训练语料库,已开源涵盖泰语、俄语、阿拉伯语、韩语、越南语等五个语种的数据资源,覆盖对象国的生活、百科、文化等七大核心领域,为多语言大模型训练构筑数据基座。

  加速化 性能与价格飞速迭代

  “快”,是受访者描绘国产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态势的高频词。记者采访发现,这场产业“加速度”由双重引擎驱动——技术创新端快速跃迁,产品迭代周期不断压缩;商业应用端实现普惠突破,技术门槛与市场价格同步下探。

  在斩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AI蛋白质设计领域,参展企业途深智合展现出创新速度:用一年多时间设计了全新的蛋白质设计大模型,还将在几个月后推出海外版。“我们从数万亿量级的数据中过滤出500亿高质量多模态文本标记用于预训练,大模型能实现蛋白质文献理解、蛋白质性质、功能预测和蛋白质设计等功能,支持自然语言对话模式。”途深智合首席运营官于亚澎说。

  面向消费端的人工智能应用迭代更加迅猛,以月为单位推出新模型、新设备成为常态。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向记者揭秘:依托国内成熟的产业链,搭建一台人形机器人的速度大幅提升,公司新款产品一个月前还没有腿,现在已经能站起来了。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现场,技术普惠趋势尤为显著——四足机器狗价格降至万元以下,机械外骨骼售价下探至2万元区间,科研大模型成本更是降至千元量级。这种“高性能+低门槛”的产业特征,正形成“应用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

  展馆内涌动的人潮同样引人注目:既有自发前来的科技爱好者,也不乏组团观摩的在校学生,正在同济大学智能建造专业读大三的彭博也是其中一员。正如他所说:“AI进化速度远超想象,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才能触摸未来。”(记者:董雪 龚雯 程思琪 于帅帅)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0R卫星

  2月22日20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0R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0次飞行。

  记者:薛晨

  蜜桃移动版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微软AI通过“玩”游戏学会设计电游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告了一个可协助电子游戏设计师迭代设计游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这个AI模型由微软研究团队开发,仅通过玩游戏的训练就能学会设计游戏,而其生成的稳健三维(3D)世界,遵循了电子游戏的设计机制。

研究团队分析AI模型设计游戏的能力。图片来源:英国《自然》杂志

  电子游戏在娱乐产业中占最大份额,全球有数十亿人玩和购买电子游戏。与此同时,随着生成式AI在创意领域的受欢迎度不断上升,其在电子游戏开发中的作用一直有待明确。

  为了理解电子游戏开发者的需求,团队采访了27名电子游戏设计师。这些设计师认为当前用于打造电子游戏的AI方案缺乏生成许多不同创意(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他们还强调了通过设计过程来持续微调游戏各方面(迭代实践)的重要性。

  团队随后开发了名为“世界与人类行动模型”(WHAM)的AI模型。该模型使用了一个3D多玩家战斗模拟器中的人类玩家体验进行训练。团队发现,WHAM或能设计出符合预存在机制的复杂3D电子游戏序列,其关卡设计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且创意人员可对输出进行迭代调整。

  由于WHAM仅通过玩游戏的训练就能学会生成序列,无需任何先前知识,这个工具或能轻松转换用于生成来自其他电子游戏的关卡。他们指出,WHAM一类的AI工具可能无法作为设计过程的终点,而应该作为人类游戏设计师的辅助工具。 (记者张梦然)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2024年“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4年,“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形成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在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促进绿色转型、改善社会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设备更新行动有效拉动投资增长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用能、交通运输、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超过4600个。其中,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分别达到55.6万台、7.2万台、95万台,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4.1万台,支持教育、文旅、医疗领域设备更新26.8万台(套)。据统计,在国债资金和其他综合性政策的带动下,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有关部门向地方直接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达到9200亿元。家电方面,超过3700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6200多万台,销售额达到2700亿元。

  与此同时,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达到1.1万余个;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同比增长64%;废旧家电回收量超过63万吨。

  此外,标准提升行动有效发挥牵引作用。2024年和2025年“两新”领域计划制定修订关键核心国家标准294项,截至目前已发布168项。其中,设备更新方面,出台能耗限额、设备能效、污染物和碳排放等国家标准81项;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发布家电、家具、汽车、厨卫用具等国家标准49项;回收循环利用方面,发布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38项,支撑废旧产品设备高效循环利用。 (记者刘园园)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

2023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

 

2022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

 

2021中国文化发展论坛

 

2020中国文化经济发展论坛

 

2019文化经济发展论坛

 

2018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文化产业分论坛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