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通用健康管理大会丨“岐黄之道 健康有术”中医健康管理分论坛举行

11月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联合指导,通用技术集团和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联合主办,通用技术健管公司承办的“2024年通用健康管理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智汇健康中国 质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家主管部门、协会、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领导、院士、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论“健”,共谋健康管理之道。大会还围绕企业健康管理、康复学科建设、中医健康管理、口腔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职业健康管理、新时代下多业态老年健康管理七大主题,举办了7个平行分论坛,共同探讨健康管理创新发展路径,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管理体系,推动中国健康管理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医药+健康管理”如何引领百姓健康生活新风尚?如何探索中西医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中医“治未病”思想如何与西方医学理念碰撞融合?这一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医疗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11月3日下午,通用技术通用医疗以“岐黄之道 健康有术”为主题,在北京首都宾馆举办中医健康管理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闫树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唐祖宣、李佃贵,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花宝金,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书记高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淬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保科主任冯玲,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教授王济等中医药领域行业领导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交流研讨,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

论坛全景

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黄金期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闫树江发言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传承。会上,闫树江表示,当前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国际传播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医西医协同发展、中医中药统筹发展、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开创了崭新局面,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公平、更便利的中医药服务。“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药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闫树江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发言

“健康管理需要依托科学的理论、适宜的方式、合理的实践,需要中西医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朱立国谈到,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自古以来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及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状况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拥有千年实践,在预防保健方面更具有突出优势,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书记高泉发言

高泉认为,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不仅是对祖先宝贵财富的继承、发展和利用,更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指引下,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正处在关键的历史节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

伴随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在迎来黄金期,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中医药不仅能治疗病症,而且在预防“未病”、健康管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防治结合:用好中医药手段“治未病”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唐祖宣发言

“治未病”理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流悠久且内容丰富。唐祖宣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名人养生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医养生的方法。他认为:“保持膳食平衡的实质,就是维持机体内各种生理生化物质‘新陈代谢’的平衡”。运动保健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只有善于节制自己的情绪,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乐观状态,才会对人体的生理起良好的作用。”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佃贵发言

“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李佃贵认为,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将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内涵是:未病先防——预防浊毒内生和外感、已病防变——及早发现并祛除浊毒、既愈防复——扶正固本,根除浊毒之源。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花宝金发言

花宝金分享了中医药在肺癌早期预防中的实践与推广应用,花宝金表示,中医药防治肺癌前病变具有独特优势,希望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推广落地中医防癌门诊,丰富完善中医药早期筛查肺癌与防治方案。

此外,与会专家对通用技术集团以中医药结合为特色开展健康管理,激发创新活力,把中医药多元功能和价值转化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势等工作寄予了厚望。

产业融合:探索实践激发中医药活力

本次论坛聚焦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围绕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大家带来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盛宴。

如何切实激发中医药在健康事业发展中的活力,形成中医药发展新模式?闫树江表示,以中医药学为主体,积极融合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新型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研究以数据驱动的中医药标准化评估服务体系,提高中药产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创新价值链迭代升级的现代中医药体系。

朱立国以康复医学为例指出,目前业内正在积极探索中西医紧密协作的康复服务模式,促进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等相互融合,积极探索早期介入,为患者制定实施全流程、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发言

唐志书指出,新质生产力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绿色生态、产业升级等方面能够赋能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对中医药的诊疗过程、药物研发和生产流程进行革新;借助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能够实现对中药材的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追溯和管理;能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路径;能够提升中医药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用技术通用医疗董事长杨光发言

通用技术通用医疗董事长杨光表示,通用技术集团将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立足中医药学科建设及健康产业两条主线,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理论精髓,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持续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心标准化建设及规范化服务,构建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传播体系、产业发展体系,推出中医健康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有效的中医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打造中医药服务的央企一流品牌,为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通用技术通用医疗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向群发言

通用技术通用医疗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向群在论坛上分享了通用技术集团在中医健康管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涵盖体质辨识精准调理、专科发展精细调理、科研赋能科学调理、标准建设规范调理、人工智能智慧调理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副主任冯淬灵做主题分享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保科主任、国医大师路志正学术传承人冯玲做主题分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王琦院士学术传承人王济做主题分享

本次论坛设置中医药文化展区及互动区,全面展现通用技术集团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产业探索取得的实践成果。通用技术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依托医药、医疗、大健康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初步构建起“香、食、居、疗、药”中医药产品体系,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养生保健产品,形成了中医文化教育、服务及产品的联动生态。

来自国内中医药领域相关行业组织、高等院校、医疗机构4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论坛。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川藏线日记|川藏公路动工地成文旅地标

  10月27日拍摄的“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沈伯韩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自驾游客在“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拍照打卡(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沈伯韩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拍摄的川藏公路雅安段(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曦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游客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318公路文化体验馆参观。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曦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游客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318公路文化体验馆参观。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曦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游客在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318公路文化体验馆参观留影。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曦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游客在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地标图案前拍照(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胥冰洁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拍摄的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蜀道公路文化会客厅外景(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胥冰洁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拍摄的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胥冰洁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拍摄的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内一景。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储加音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人们在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合影留念。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储加音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拍摄的“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沈伯韩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拍摄的“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沈伯韩 摄

pagebreak

  10月2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拍摄的川藏公路老飞仙关桥,远处是新飞仙关桥(无人机照片)。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是现在31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以汽车自驾、摩旅、骑行、徒步等方式踏上318国道沿途旅行。

  近年来,川藏公路的动工地雅安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相继建设“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川藏线第一桥”飞仙关桥驿站、天全服务区等文旅地标,培育和完善自驾等相关产业和旅游配套服务,让踏上川藏公路的人们有了游玩、休憩和留影的好去处,进一步推进当地“交旅融合”发展。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曦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云南马龙:“空心村”变成旅居村

  10月30日,游客在土瓜冲村游览。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一名绘画爱好者在土瓜冲村写生。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游客在土瓜冲村拍照打卡。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在土瓜冲村游览。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一名游客在土瓜冲村的土瓜冲书院里参观展览。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一名外地旅居客在土瓜冲村里遛狗散步。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一名瑜伽教练(右一)带领学员在由老房子改造的瑜伽馆前练习瑜伽。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绘画爱好者们在土瓜冲村写生。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pagebreak

  10月30日,土瓜冲村一名民宿经营者在村里采摘南瓜尖。

  土瓜冲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前些年,受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迁盖新房等影响,120多间老房子被闲置,土瓜冲村变成了“空心村”。

  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马龙区引进文旅开发公司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村里老旧闲置房屋得以利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多元业态和丰富活动既吸引国内外旅居客相继入住,也吸引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休闲,土瓜冲村成为当地有名的旅居村,昔日老房子住进“新村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蜜桃移动版社记者 王静颐 摄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潘鲁生:文化产业人才要面向乡村振兴

文/潘鲁生

民间文艺工作者是田野采风者,乡村与田野是工作的主要方向。当今社会整合好民间文化,让乡村手艺成为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的纽带,有助于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实施的两大工程,即《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两大工程,都是在文化资源层面进行征集汇编,同时也想在资源整合过程当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发展。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它为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基因,特别是民间文化的种子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它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语境。如何把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带入到当代社会,服务于美好生活建设。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团队这几年的调研有成果,也有困惑,同时我感觉这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期待的尝试。

2011年1月,“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十几年前,我就开始关注“手艺农村”这样一种特色文化产业,也做过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第一,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资源富集的村落欠缺的是高层次人才。因此,我们呼吁高等艺术院校设计专业师生利用他们的知识储备,介入到乡村文化产业系统中去,围绕生活需求设计研发新产品。乡村持有手艺技能的人才很多,像掌握手工编织、刺绣等行业技术人员不少,但是能够做到转换、创意、设计的人才十分缺乏。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产业系统,需要有高端设计人才把乡村手工业的各个链条整合完善起来,形成市场所需求的文创产品、农副产品转型。技术加设计这一块是目前最为短缺的方面。

2022年2月,“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第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还存在一个碎片化的问题。目前来看,小型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是主流,难以有成规模、集群式的发展,也不易形成品牌。这就需要我们健全特色文化产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形成合作互助的生产模式。城市中的工艺美术行业有行业协会。但民间的乡村手工艺容易被忽视,需要联社组织把农户组织好,从现代产业运营理念进行产品设计、研发、营销,提高发展产能和经营效益。

山东临沂郯城杞柳编织工艺

广西昭平传统竹编工艺

第三,乡村文化特色产业服务机制需要加强。现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这些措施做得都非常好,在乡村治理这个层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乡村文化产业也急需专门人才,需要设计师以及有文化产业管理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如果能够从服务机制上理顺观念,可以有效提升产业经营理念,也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团队对高密木版年画进行延展设计

这几年调研当中,我们也看到不少农户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处于打工的状态,没有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他们没有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公益团体去关注乡村处于产业链下游的老百姓经营及收益状况,去提升他们创新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同时,也应该破除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当中一个发展的瓶颈和壁垒,从根本上增强乡村民众适应当代文化和生产发展的能力。如果他们接触新的东西快,掌握新的技能快,适应市场运作快,那么就容易形成乡村文化产业集群,让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人才梯队,使我们文化产业真正地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解决内生动力问题。

2021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手造集市”上的师生的文创设计作品

我想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非常关键的。如今,一批带有共同价值的乡土景观规划带、田园共同体……正在崛起。前一段,我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调研,他们当地创新了“乡村会客厅”场馆建设,把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客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一种文化的设施、文化的复建和文化产品的推广,做到了整体的协调统筹。

乡村的耕读文化、乡土民情、乡村记忆还有以乡村为主题的乡土博物馆,应运而生。我这几年调研过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也包括民族地区,都开始做乡土博物馆。我想这类博物馆的建成,一方面可以满足旅游消费,激活人们的乡愁情感和乡土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一些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包括民居、宅居、文化大院等文化景观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021年2月,调研青岛西海岸乡村会客厅

现在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颁布了《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一些传统村落得到了保护。这一政策指导下,政府主导,专家参与,最终要受益的应该是村民。很多专家学者也在积极地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希望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乡村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资源带来的幸福生活,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

调研广西北海古街民居建筑

乡村有很多传统节日、庙会、市集,也有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其中蕴含着生存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要把这些文化记忆激发出来,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传统节日中辅助性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围绕这些文化符号研发成系列的创意产品,也能够带来多重效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团队基于高密“泥叫虎”再设计的“尼尼虎”IP形象

现在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田园综合体,都是方兴未艾的新业态模式。在这样一个大家都向往美丽乡村的时代环境下,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创产业,能够使其真正变成我们的文化财富。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

文艺为人民丨冯远:秉家国情怀 诵复兴史诗

编者按: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伟大使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坚力量。值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蜜桃移动版网文化频道特推出“文艺为人民”系列策划,邀请在各领域有所成就并具有代表性的文艺工作者接受采访,谈谈他们对祖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感想与展望。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接受蜜桃移动版网文化频道采访时表示,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后,深切感念党领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引领文化事业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深切感受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潮涌,深切感怀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价值和职责所在。

冯远认为,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密不可分,使命担当需要国家情怀作为内在精神,激发创新的不竭热情,并且贯注于作品的理想价值追求。文艺创作,说到底,作品是根本,用艺术的形式精妙且令人信服地传递价值观是其无可替代的独特可贵之处。

“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素材的简单占有叠加和‘反映’层面,而应当在对素材、故事深度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调度、整合、创意、拓展和升华,贴近对时代的深层认知和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跃向精神文化的思想构建,使作品具有更为深邃的内涵和寓意,从而结晶为精品,以显现超越一般普通意义的作品主题思想和作品中形象塑造的鲜活与可信度,进而揭示作品内容所应具有的新时代的历史印记。”冯远强调。

他指出,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创作者怀揣一颗悲悯、良善、仁爱之心,以平等的身份、平视的眼光、平和的创作心态,将自身代入生活的在场感,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地研磨最佳艺术表现手法,点石成金般地催化作品,创造直击人心、启迪心智、让人感受美好的故事画面,面向世界、面向人类,展现中国历史,呈现复兴史诗。

“大国逐梦,长河奔海,登高望远,使命必达。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是站在中华文化和历史巨人的高地和肩膀上,开启新时代新文化创造发展的新征程。我们要秉持坚定的自信精神,扎实走好每一步!”冯远说。

发表在 蜜桃移动版 | 留下评论